close

  湖北日報訊 本報評論員
  怎麼看待發展速度問題,是一個重大的思想認識問題。時下,有人感到增長速度換擋期,就可以不必在意發展速度了,甚至對速度有排斥感,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前不久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分析經濟形勢時強調,“我國發展必須保持一定速度,不然很多問題難以解決”。這是中央對保持經濟增速的再次確認,是對發展階段的準確判斷。
  莎士比亞說,“速度造就成功”。於經濟社會發展而言,沒有速度就沒有就業的擴大,就沒有民生的改善,就沒有公共投入的增長。一句話,沒有速度,一切都是空談。
  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背景下,今年我省主要經濟指標增長繼續高於全國,保持在合理區間。前三季度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874.15億元,同比增長9.5%,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它源於中央對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戰略地位的明確,源於省委、省政府對“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總基調的堅持,源於全省上下團結一心“競進提質、升級增效”的拼搏進取。
  發展速度持續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我們抓速度的手是不是就可以松一鬆了?不可以!經濟梯度發展的規律,多重政策機遇的疊加效應,近些年加大投入形成的物質基礎,尤其是日益凝聚的“中氣十足”的發展氣場,使湖北具備了保持持續較快增長的條件和可能性。而我們追求的發展,正是可持續的發展。我們必須競進向前、馳而不息。就像騎摩托車,行駛到了半山腰,更要用力踩油門,保持合適的速度,否則就會熄火、摔跤、翻車。同時必須看到,我們與沿海發達地區差距還不小,經濟總量不到廣東、江蘇、山東等省份的一半。但差距就是空間,就是一鼓作氣、迎頭趕上的召喚。發展的階段不同,對速度的要求不一樣,認識不到這一點,盲目降低對速度的追求,就會喪失發展機遇,犯下歷史性錯誤。
  中央賦予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的戰略使命,決定了我們必須在發展上高於、快於、優於、好於其他地區。大任在肩,我們的選擇就是堅定不移抓適應湖北發展階段、以綠色和質量為前提的合適發展速度,在加快發展的問題上不遲疑、不動搖、不鬆懈,競進提質,義無反顧。
  有些地方和部門抓發展速度表現遲疑,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心存畏難情緒。只看到發展中的困難,而看不到發展的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不願以深化改革的實際行動、以市場經濟的辦法去戰勝困難,這就是消極、就是無為、就是失職。俗話說,“辦法總比困難多”。最近幾年,我省遵循市場規則,推進行政審批改革,行政審批事項全國最少,市場釋放出巨大活力;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降低創業門檻,新註冊企業呈井噴之勢。統計數據表明,在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我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逆勢進位。前三季度,我省經濟累計增速居全國第9位,較去年同期前移了8個位次。可見,堅持改革創新、轉方式調結構、克難奮進,猶如開啟“挖掘器”,可以挖掘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強調速度,與綠色發展、轉型升級是不是矛盾?有一種觀點認為,“既然要遵循自然規律、抓綠色GDP,發展的空間就會受到制約,發展的速度就不可能保持。”這種議論沒有依據。事實上,遵循自然規律與促進經濟發展本質上是統一的。忽視環境保護搞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離開經濟發展空講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綠色發展不是放慢發展,其核心是在發展中保護生態,以良好的生態環境拓展發展的空間。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的丹江口市,近幾年先後關停曾經作為支柱的黃薑產業和70多家污染企業,拒簽了不下百個有污染的招商項目,但由於環境更好了,農夫山泉、武當酒業、潤京水業紛紛落戶,經濟發展水平不降反升,在全省經濟排名不斷躍升,這就是一個典型案例。我省生態資源、科技資源豐富,大量資源仍“養在深閨人未識”,這正是我們轉型升級、調整結構、推動綠色發展的巨大潛力所在。今年前三季度,我省高耗能行業增速低於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4.1個百分點,但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則高於GDP增速5.5個百分點,其中電子信息製造業增加值增長近30%。我們就是要朝著這個方向,培育壯大優勢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
  發展的主體是人民,湖北人民期盼加快發展,這正是發展的最大動力。我們必須把發展的蛋糕做大,在改善民生上捨得投入。這既是發展的出發點,也是發展的落腳點。我國經濟已進入培育內生增長動力的機遇期、改善就業和民生的機遇期,國內消費需求大部分都是民生需求。僅以養老產業為例,我省現有870萬老年人,如果每人每月平均消費100元,年消費將超過100億元。在民生方面的投入越多,需求就越旺,經濟發展的動力就越強、後勁就越足。民生決定目的,我們就是要在惠民利民中保持湖北發展的良好勢頭。
  (原標題:堅定不移抓有質量的發展速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b20fbdaf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