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在行動
  從2013年起,用3年時間創建10個示範縣市、100個示範鄉鎮、1000個示範村(社區)、10000戶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戶
  七一前夕,記者來到武定縣採訪“全國最美基層幹部”——獅山鎮副鎮長、西河村黨總支書記聶開。這位回族村幹部在過去17年裡最引以為傲的業績不是帶領大家致富、使全村人均收入達到8500元,也不是村容村貌發生顯著改變,而是將西河村從過去回漢民族矛盾突出的“問題村”轉變為遠近聞名的“民族團結髮展示範村”。
  “沒有民族團結穩定大環境,就沒有西河的今天和明天”,這已經成為西河人共同的信念。經過聶開和村“兩委”的不懈努力,如今的西河村民族團結和諧、生態環境優良、發展實力強勁,回鄉發展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西河人逐夢的空間更加廣闊。
  得益於民族團結示範創建活動的地區遠不止西河村。近年來,我省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把雲南建設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的示範區”要求,抓住機遇,不斷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示範區建設,從鄉村到社區齊頭併進,從思想觀念轉變到政策舉措創新,示範區建設已經成為全省各族人民實現美好生活夢想的新載體,讓“中國夢”雲南篇章有了堅實基礎,不斷呈現民族團結和諧新形象。
  堅定“兩個始終”,示範區建設張開翅膀
  海拔3700米的高黎貢山腹地,陽光照耀著神聖雪山。4月10日13時許,全長6.68公里的獨龍江公路重點控制性工程——高黎貢山獨龍江隧道勝利貫通,標志著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即將徹底告別每年一半時間大雪封山的歷史。
  打通一條隧道,建立一個民族實現跨越發展的自信。“在外面讀書的孩子春節可以回家了,更多的獨龍族年輕人將走出大山闖世界,我們獨龍江鄉發展必將迎來新機遇。感謝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感謝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獨龍江鄉鄉長李永祥滿眼淚光。
  對於少數民族人口超過1500萬,世居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人口較少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等“六個全國最多”的雲南來說,省委、省政府始終把民族團結進步作為全省穩定發展的重要目標、重大戰略任務來抓,始終堅持把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作為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開創雲南民族和睦共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創造了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的“雲南現象”。
  省第九次黨代會以來,我省繼續把民族工作擺在重要戰略位置,進一步深化“不謀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謀全局”,“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決不讓一個民族地區落伍”的理念,著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範區建設,大力加快我省推進民族地區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進程,積極探索和實踐中國特色民族地區發展改革穩定之路,全省民族工作呈現出更為旺盛的活力。
  “推進示範區建設,是省委、省政府貫徹黨中央、國務院要求,促進民族工作繼往開來的重大部署。”省委書記秦光榮要求,示範區建設要緊緊圍繞“十大示範”任務目標,舉全省之力,又好又快推進示範區建設,“讓民族團結和諧的‘雲南現象’綻放光彩”。
  堅定改革創新,示範區建設“提速”推進
  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侖鎮,全國最後確定的第56個民族——基諾族村民正忙著種橡膠、茶葉、砂仁,忙著搞畜牧業,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他們的身後,一個高端“別墅區”鑲嵌在萬頃橡膠林中,這是基諾山寨巴灑村村民自建的60餘棟住房。基諾鄉7個村委會、46個自然村全部實現通電、通水、通公路、通電話、通廣播電視、通互聯網,彩電、冰箱、洗衣機、摩托車、轎車等現代化產品紛紛進入基諾人家。
  在西雙版納州民族地區,一個又一個基礎設施項目落地,一個又一個產業項目生根,一項又一項民生舉措扎實推進,曾長期制約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瓶頸”正在一步步被打破——這隻是雲南多民族大家庭發展的一個縮影。要突破雲南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不充分、不協調、不平衡、不可持續的狀態,解決扶貧投入不足、扶貧內生動力不足的矛盾,推進示範區建設必須要向改革創新要動力,不斷創新舉措、整合資源、創新扶貧工作模式和體制機制,努力實現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自2012年7月示範區建設啟動以來,我省制定下發了《示範區建設意見》,率先建立健全示範區建設目標任務考核獎懲機制,制定實施了“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範點創建工程”3年行動計劃。從2013年起,用3年時間在全省範圍內創建10個示範縣市、100個示範鄉鎮、1000個示範村(社區)和1萬戶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戶,3年計劃投入100億元,打造一批類型多樣、各具特色、具有標桿性的示範典型,為全省示範區建設探索經驗,形成以點串線、以線連片、以片帶面的示範區創建格局。
  僅2013年,我省加大資金爭取和資源整合力度,投入700億元項目資金,比2012年增加160億元。深入實施《雲南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雲南省興邊富民工程“十二五”規劃》《雲南省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2011年—2015年)》,開展獨龍族整族幫扶,以整村、整鄉、整縣、怒江州整州推進為平臺,以滇西邊境山區、烏蒙山區、石漠化地區、迪慶藏區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為主戰場,以資源大整合、部門大幫扶、群眾大參與為抓手,系統連片全面地改善到鄉到村到戶的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培育壯大富民產業,提高了精準度和效果,去年減少農村扶貧對象100萬人以上。
  隨著交通、水利、安居房等為重點的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一大批對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群眾增收具有引領作用的重點項目、重點產業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沿邊開放加大力度,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去年,民族自治地方實現生產總值4606.6億元,同比增長12.4%,民族地區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
  兩年來,我省在全國率先成立了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民族工作領導機構,率先建立了民族問題專家咨詢研究機制,率先開展了州、縣、鄉、村、戶五級聯創的示範點建設,率先制定了藏區民族團結進步地方法規和寺院民主管理制度等。3月20日,在全省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範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上,省委、省政府決定實施支持民族地區發展的系列規劃,加緊研究制定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實現各民族共同全面小康的路線圖;妥善解決部分少數民族群眾的特殊困難問題;著力推進美麗家園建設,繼續組織實施好“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範點創建工程”3年行動計劃;堅持抓好民族幹部和人才隊伍建設,完善少數民族幹部交流機制;積極推進民族工作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切實加強和改進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把示範區建設作為領導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完善的民族工作各項機制。
  堅持“美美與共” 示範區建設展現民族風格
  在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名詞——“賓弄噻嗨”,在傣語里就是親戚朋友的意思。對於景信鎮回俄村的傣族群眾依晃一家來說,附近的佤族、拉祜族同胞都是“賓弄噻嗨”,“打穀子啊,摘咖啡豆、犁地啊,我們經常請他們來幫忙。”村裡有一個漂亮的潑水廣場,每逢傣歷新年,這裡就成為周邊各族群眾聚會狂歡之地,傣族跳馬鹿舞、拉祜族跳擺舞、佤族跳木鼓舞、哈尼族跳竹竿舞,“賓弄噻嗨”在一起相當愉快。
  普洱市副市長魏藝紅介紹:“在示範區建設中,普洱市除了大力發展民族經濟、保障民生改善,還將‘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在民族文化繁榮方面做出示範。”
  在示範區建設中,普洱市高度重視展現獨特的民族風格。全省其他州市立足各自實際,制定示範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沿邊開放示範、團結幸福示範、綠色經濟示範、散居民族工作示範、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示範等創建目標,涌現出貢山縣獨龍江鄉、巍山縣永建鎮、昆明市金星社區等一批民族團結進步典型,其中大理州和西雙版納州還被列為全國首批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
  麗江市從2013年起至2020年,每年由市財政安排910萬元示範區建設專項資金列入財政預算,突出麗江民族工作特色,大力發展民族文化產業和旅游業,形成民族文化與旅游互促發展的良好態勢。楚雄彞族自治州出台了《示範區建設112示範創建工程方案》,重點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培植和民族文化提升等內容,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如今,示範區建設成為凝聚雲南民族團結正能量的重要載體,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民族地區、民族群眾積极參与進來。曾在60多年前樹立起“民族團結誓詞碑”的雲南,如今又在繪就著一幅團結進步的美麗畫捲。
  雲南日報 雍明虹  (原標題:民族團結邊疆繁榮 雲南省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示範區建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b20fbdaf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