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用身邊人的感人故事影響他人、感動他人,傳播社會正能量。近年來,我市深入挖掘身邊好人、身邊典型,宣傳模範、塑造榜樣,以榜樣的力量感染,帶動他人善行、助人,從而引領社會道德新風尚。“救水女俠”吳永秀、“愛心媽媽”周晨燕、78路公交車司機“雨傘哥”賴小剛……一個個感人至深的道德模範,用自己的事跡行動,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匯聚著正能量,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道德模範的先進事跡,即日起,本報開設“道德力量·成都榜樣”專欄,對第三屆成都市道德模範候選人的先進事跡進行報道。
  “好書記”劉端元:讓村民聞著花香過上好日子
  說起錦江區三聖街道幸福社區的書記劉端元,在三聖鄉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誰家遇上麻煩事,大家的條件反射就是去找他,“找他準沒錯,他會幫著想法子。”這是居民們對劉端元最大的信任。
  2004年開始,劉端元就任幸福村黨支部書記,2008年至今,任幸福社區黨委書記。多年來,劉端元對幸福社區傾註了無數心血和感情。早在上世紀80年代,還未當書記的劉端元就開始走上了一條與大家不一樣的勤勞致富之路。那時大家為填飽肚子,都一門心思種糧食,具有開拓精神的劉端元卻種上了花草。認準了道路,就埋頭苦幹,這是劉端元的一貫作風——最終,靠著自己的勤勞實幹,劉端元成了三聖鄉遠近聞名的“萬元戶”。
  致富後的劉端元並沒有忘記鄉親近鄰,他滿腦子琢磨的是如何帶領大家一起富起來。就這樣,憑藉種花起家的劉端元開始熱心地為村民免費提供優良花卉品種,併進行栽培技術指導。這樣一來,周邊村民都開始了種花,慢慢地,大伙兒的家境也都變得寬裕了起來。
  除此之外,劉端元還非常關註殘疾人的生活。以前他認為只要捐款資助就好,後來他漸漸領悟到“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於是,劉端元出資修建了一個占地50畝的殘疾人關愛中心,給他們提供就業機會。現在,中心已經接收了20多名殘疾人職工,與普通職工同酬,同時還免費為他們提供住宿、購買社保和綜合保險。每逢節假日,劉端元還會走進殘疾人家庭,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愚公”易盛懷:義務修路“盤活”梨花溝
  金堂縣棲賢鄉梨花溝村以梨花而聞名。如今,80多歲的易盛懷卻成為村裡的另一張“名片”:他用自己十餘年的堅持,演繹了一齣現實版的“愚公移山”——獨自一人開山鑿石運土,靠著簡易工具,將家鄉上山的羊腸小道改擴建成了寬近3米、長5公里左右的盤山路。
  由於年輕時家境和身體不是很好,易大爺一直都是一個人生活,早年僅靠村上分的兩畝坡地養活自己,生活過得並不富裕。但每每看到上山的那條羊腸小道時,易大爺就想著要為家鄉人民做點什麼。從2002年起,易大爺開始實施他的修路工程,主動承擔起了為村裡人修村道的義務——一把鋤頭、一根扁擔、兩個竹筐、幾根鑽子成了伴隨他十餘年的修路工具。無論春夏秋冬,風雨無阻,易大爺一直堅持在梨花溝的小山上鏟土、敲石、鋪路。
  十餘年的時間里,靠著“愚公移山”的精神,易大爺將一條小道改擴建成了寬近3米、長5公里左右的盤山路。擴建後的盤山公路不僅極大地方便了當地群眾種地、打柴,還因可以通行汽車成為游客上山看梨花的必經之路,更成為梨花溝一道獨特的風景。成都晚報記者 何亞男  (原標題:他們成天琢磨:如何讓身邊人過得更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b20fbdaf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